一群大老爷们,关着膀子,穿着短裤,汲着拖鞋。手里拿着西瓜,把从家里带的小板凳放在巷子口,这可能就是我对吃瓜群众最初的印象。这群大爷都有一个共同的技能,我称为“嘴炮” 就是说大爷们吃西瓜时非常牛逼,他们的嘴可以像机关枪向外面吐籽。这个我一直没有学会。
再说买瓜这件事。
如果是我去买西瓜,一定是首选无籽西瓜,清脆一点就更好了毕竟没有籽,吃起来大口大口,比较带感。
如果是我家长辈去买西瓜,一定会选择有籽西瓜,理由也很简单,口感更好,也更甜。
我为这个跟他们抗争过很长时间,结果基本是被屈服。
直到前几天我爸买回来一个有籽瓜,我吃的时候竟然觉得还不错,有籽瓜还不错,并不清脆,沙沙的感觉也蛮好。无籽瓜吃的特别安逸,咬上一大口,再经过牙齿短暂的磨上几下就吞进肚子里,更多的是吃的西瓜的感觉吧,快速的把他吞下去,然后获得短暂的清凉刺激。
小孩子喜欢刺激,就像无籽瓜,咬上一大口,果肉和汁水盈满口腔,暴风骤雨般的拉动咬合肌肉,新鲜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。
大人更在意西瓜本身,精挑细选,歪瓜裂枣,选一个品相极佳的带回家,洗去泥土,干净抹布擦干,用刀分成均匀的块数,咬上一口,运用舌头让果肉和果籽在口里迅速的分离。之后果籽再一次经过嘴唇的过滤,被吐出来,果肉则是被吞进肚子里,这一个流程走完,一块西瓜也吃完咯。